IMG_0014-620.jpg  文/太極門弟子  瑞明

腰部支撐著人體上半身的重量,功能正常的腰部可以前屈、後仰、側灣、旋轉,在人體各部位運動時起到樞紐的作用,其活動量及承受的力道是日常生活和勞動中最多的部位之一,也因此不經意就會造成損傷而形成所謂的腰痛或者下背痛。

 

腰痛、下背痛的病例在復健科的門診中屢見不鮮,幾乎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症。據醫事上的統計,有 8 成以上的人在其有生之年至少有過一次這類病痛的困擾,而這也是時下上班族請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患了腰痛的毛病,輕者腰部痠澀、疼痛,甚者有麻痺的現象,嚴重時會讓人腰部肌肉僵硬、腰椎立不直而坐立難安,痠痲疼痛擴及大小腿而走不動、進而影響睡眠品質,讓人度日如年,痛不欲生。

腰痛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腰肌扭拉傷,腰肌慢性勞損,椎間盤突出,腰椎損傷或退行性病變,腎感染或結石,...

我喜歡運動,舉凡田徑,多項球類,登山,游泳等都喜好,在運動過程中展現爆發力或跟與賽者短兵相接,因而受傷在所難免。記得就讀師大時曾因班上籃球賽命中對手一拳而左眼內出血,那次的意外事件醫治了將近兩個月才重見光明;也曾因打網球時揮拍動作不良而得了網球肘,後因改善動作而痊癒;最嚴重的運動傷害則是在我四十七歲參加經濟部運動會的跳遠比賽時,由於沙坑內的沙當時沒適度挖鬆,人身落地時衝擊力加之腰椎而使腰椎不幸受了傷,此後約四年半的時間,我幾乎活在與腰痛奮鬥的日子裏。這麼一傷,讓喜好運動,在運動場上生龍活虎的我,常常站著不到十分鐘就因腿部痠痛而必須改變姿勢來紓解痛感,也常因腰部痠痲而無法久坐,且由坐姿要站起來時由於腰間肌肉氣滯血瘀,僵硬緊繃,必須緩慢起身外加雙手撐腰或搓背才能逐漸立直,有好幾次即使坐著都很難受,還用高跪的姿勢讓腰際舒服一些的在辦公呢 ! 或許有人會說,找醫生開個刀整理一下腰椎不就得了嗎 ? 但在二十幾年前的那時,我實在沒勇氣接受腰椎開刀可能產生的風險。

 

1993216,對我來說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我有緣進入了太極門,拜洪道子博士為師,從此,跟隨恩師陶潤於氣功鍛鍊、修心養性、探索人生哲理之間。說來奧妙,在恩師的引導下,透過氣功鍛鍊,不到半個月光景,折磨我四年多的運動腰傷竟然好了,身體重現硬朗,從此我的腰部又可以自在的前屈、後仰、側彎、旋轉,不但可以重享活動的樂趣,更讓我的日常生活因學氣功而多彩多姿起來。

 

跟著恩師練氣養生,轉眼二十二、三年,腰部的活動一直還很靈光,回首當初,慶幸自己有掌握機緣進入了太極門,透過氣功鍛鍊得以活血化瘀,而不用動刀及花費醫療費用,也避免了腰椎開刀可能帶來的後遺症。

arrow
arrow

    樂活時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